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活动 > 学会资讯
王洪才:论高校促进产教融合的难点、重点与突破点
2021-09-10 17:23:44   人浏览

作者简介:王洪才,男,河北邯郸人,教育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本文引用格式:王洪才.论高校促进产教融合的难点、重点与突破点[J].高等教育评论,2021(01):13-20.


摘  要:产教融合是我国社会经济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更是应用类高校实现发展转型和提升办学实力的必由之路。可以说,产教融合是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根本举措。目前我国高校在实现产教融合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难题在于有效合作机制难以建立,而利益共同体构建则是产教融合机制建设的重点所在,但产教融合真正效益发挥在于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而改革高校教师评价机制则是解决产教融合问题的突破点。

关键词:高校;产教融合;意涵;难点;重点;突破点

 

走产教融合之路是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根本举措,[1]也是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2]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实力的重要举措,[3]因此,产教融合不仅针对应用类高校,也面向所有高校,不仅包括各类高校,也包括了城市建设规划和行业发展设计。[4]当然,应用型高校,特别是职业类高校必须率先获得突破,因为产教融合已经成为影响其办学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为此,就必须充分认识产教融合的实践意义,洞悉产教融合的重点与难点及关键点所在,从而找准突破点,进而在产教融合方面有重大作为。


一、产教融合是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根本举措


我国产教合作政策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过程。[5]目前促进产教融合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6]而且已经成为了一种国家战略,[7]因而,促进产教融合也是我国高教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8]那么,产教融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意义是什么呢?

从根本上说,我国高校实施产教融合战略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高校创新能力不足问题。我们知道,我国高校办学长期以来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封闭性办学问题,这种状况形成与垂直式管理体制具有直接的关系。这种封闭性办学集中体现在高校对政府办学资源的依赖上,其结果造成了高校教学与科研都具有严重的理论脱离实际倾向,即大量教师主要停留在书本上做研究、做教学,社会服务活动往往都非常脱离实际,无法使所探究和传授的知识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用。[9]虽然书本知识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其实践价值却不突出。学生在学习之后会出现“高分低能”状况,进入社会之后不得不重新学习。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无论课堂教学还是做学术研究都不是基于现实问题,从而知识缺乏实践检验,也无法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真切价值,这也是目前大学课堂学生抬头率非常低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们认为,无论什么样的理论,如果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就不是真正有效的理论。如果大学办学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就难以接触到产业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真正问题,就难以为产业界提供有效的方法和答案,那么高校的社会价值就会降低。而脱离实际的真正后果在于:高校教师的研究内容是空洞的,无法为教学注入生动的新鲜的现实的素材,也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可以设想,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单纯依靠学生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成效是非常低的,而且前提必须是学生具有主动性去与实际结合,如果学生缺乏这种主动性的话,这种应用实践能力就无从培养。在现实中,许多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强,缺乏主动接触现实的意识,甚至还有意识地躲避现实,非常喜欢沉浸在网络的虚幻世界中。而课程与教学是督促学生走进现实世界的有力媒介,因为学生必须获得足够的课程学分才能毕业。如果在课程内容中缺乏实践实际内容,疏于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引导,仅靠学生自觉显然效果就不理想。同样,如果高校的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缺乏对教师教学内容与科研主题的要求,那么教师的关注点也不会主动联系实际,他们也会沉浸在书本之中,只会进行一些学理性的推演。这样的推演对于学生而言是缺乏吸引力的,因为它是空洞的、枯燥乏味的,这也是目前大量无效课堂生成的根源。由此可知,加强高校与产业界的联系,不仅有助于提升高校教学的有效性,更有助于提升高校科研的社会价值,从而有助于提升高校的社会地位。[10]

不难发现,高校创新的根本动力在教师,如果教师缺乏创新活力,则整个学校的创新活力就不足,因为教师才是学校发展的真正主体。而激发教师创新活力的关键是在管理制度,而根源在高校领导者的办学意识,办学格局,办学视野,只有高校领导人主动把办学规划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一环,积极尝试解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才能引导高校主动与产业界合作,才能吸引教师们关注实践实际问题,进而成为教学素材和科研主题,并且带动学生一起来思考这些实际问题,寻求真正的解决方案,如此才能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所以,管理制度创新依赖于高校领导人的观念创新;而教师创新激发则依赖于管理制度创新;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则依赖于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创新。这形成了一个重要的联动效应。


二、产教融合目的在于构建利益共同体


众所周知,产教融合的“产”,代表的是产业界,是包括各个产业在内的,无论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产业或是第三产业乃至第四产业,都属于产业范畴,所以,产业是一个大概念,不是仅代表企业界。因为人才培养不仅仅面向企业界,也包括事业单位和各类公益组织等,虽然企业的数量最多,对人才需求和科技成果也最为迫切。产教融合的“教”,当然是指教育,是指教育行业,不是仅指某类高校或某类人员,不是一个具体称谓。在教育行业中首先是应用类高校,[11]特别是指职业类的高校,[12]因为他们直接面向就业市场需求。其他类型高校,既面向就业市场,也有升学需求。[13]如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任务是多重的,就业需求满足只占其中一部分,甚至都不是主要的部分。而对于应用类高校而言,无论是本科教育还是专科教育,其主要任务就是面向市场就业。

产业界与教育界融合显然并非合二为一。否则就不存在真正的教育了。[14]不得不说,尽管教育非常重要,但与产业部门相比,仍然是处于弱势。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经常说在产学合作过程中,“学”的一方经常处于弱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产”的一方掌握物质资源,掌握经济上的主动权,而“学”的一方虽然具有智力方面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往往是非显性的,从而也是无法量化的,往往只能在合作过程中逐步展现出来,无法预先充分表现出来,从而在最初的交往过程中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因而高校的优势只能是靠自身积攒下来的声誉,也即通过声望或品牌效应显现出来。但具有这样明显优势的高校往往是极少数,从而绝大多数高校在于企业合作过程中往往不占优势。

这意味着,在高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应该以公益为目的即以社会服务为导向,只有在做出成绩或贡献之后,让企业主动依靠自己,这样自己才具有真正优势。甚至可以说,高校始终都不应以营利为目的,始终都要抱着一个服务的心态,合作目的就是为教师创造科研机会,为学生创造实践实习机会,为学校找到服务对象,从而提高学校对社会的服务能力。如此,就容易与企业进行合作了。如果高校一开始就以营利的心态进行,而企业投入的资金成本和场地乃至人力成本非常高,高校仅仅投入一定的智力成本,而智力成本本身具有不确定性,那样的话合作风险主要由企业方承担,如此就使企业处于弱势的地位,自然企业就不乐意合作了。[15]

因此,所谓产教融合,并非要合并两个不同实体,而是为了促进双方实质性合作,实现深度合作的目的,[16]也即需要建立一种利益的共同体。[17]但由于高校与企业的价值导向不同,从而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利益共同,只能是有限的利益共同。即使高校宣称与企业进行全方位合作,也只能是一种有限的合作,毕竟高校无法覆盖企业的全部的业务,企业也无法照顾高校的所有学科专业,当然也不可能接纳学校的所有教师与学生。


三、高校产教融合的难点与重点所在


既然产教融合是指高校与企业之间深度合作,必然是在双方之间达成相互理解前提下的合作,而且是一种战略性合作。不然的话,如果只是为了短期效应而进行合作,那么双方都会出现急功近利心态,那样的合作最终就会不欢而散。[18]“相互理解”,指的是在责任分摊时各尽所能,而非机械平均,否则就会出现斤斤计较的情况,那样的合作就可能出现摩擦不断,也不可能长期合作下去。[19]一般而言,当合作双方的实力比较相当,都具有长远眼光,都为对方利益考虑,这样才能达成相互理解。否则,合作就不可能顺利。正因为这样,“合作”首先双方领导人之间的合作,只有领导人才能站得高看得远,不会斤斤计较。当然,合作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需要进行制度约束,不能只凭领导人的口头意向。所以,合作必须纳入法律保护范围内,如此才能建立一种稳定的合作机制,避免领导人更替造成了不必要的波折。真正合作,必须是真诚的,是讲究信誉的,是需要主动承担责任的,不能恶意逃避责任。因为一旦开始合作,双方都要进行投入,有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一旦合作不能正常进行,就会造成无法估量的重大损失。如果是主观故意造成的,则必须承担责任。如果不是主观故意造成的,则必须取得对方谅解,而且要主动承担自己该担负的责任,这样才能赢得信誉。只有在诚实守信的状态下,合作双方才能开展长期合作。一旦任何一方违背契约精神,都可能造成合作的终止,轻则毁掉信誉,重则诉诸法律,那样就会出现两败俱伤的情况。

目前校企合作的最大难题在于双方理念不同,合作的起点不同。[20]学校一方往往比较注重社会效益,难以照顾对方经济利益诉求。企业一方往往对学校提出苛求,使学校无法承担,甚至被企业绑架,这样造成高校不堪重负。所以,双方合作的难点是如何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当然,合适的合作伙伴指在组织理念上是相互认同的,从而在处事风格上也比较一致,这样就容易长期合作。往往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需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21]当下,无论高校还是企业都比较注重宣传,但宣传的信息往往是经过包装的,不能反映真实情况。相对而言,高校提供的信息比较真实,因为高校所提供的专业信息与科研信息一般都是比较真实的。但高校所提供的专业信息和科研信息都比较简单,而且更新速度不快,特别是针对性不强,比较缺乏用户意识,从而企业很难从中分辨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样就为高校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设置了障碍。相对而言,企业在寻找合作伙伴过程中往往处于优势地位,因为他们更清楚自己需求什么。

当然,如果高校有比较理想的合作对象,那样就可以主动做一些功课,满足对方发展需求,这样在合作过程中才容易占据主动地位。这也说明,高校首先必须具有服务意识,能够提供被市场所认可的产品,赢得企业的关注,这样的话企业才会主动上门寻求合作,此时也就容易避免被动尴尬局面的出现。可以设想,当高校具有人才方面的优势、科研成果方面的优势,而且不以营利为目的,那么必然会在合作过程中占尽了优势,此时就不愁合作成功。

这也进一步说明,高校促进合作的重点应该是把自己的优势做大做强上,[22]而不是滥铺摊子,或从招生规模上获取效益。这种经营策略是民办高校常用的方式,因为民办高校要生存,必须取得一定效益才能维持正常运转,这种威胁对于公办高校而言普遍都不存在。如果高校办学非常注重市场需求,就可能按照市场需要来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就能够培养出市场需求的人才,就能够逐渐获得专业竞争方面的优势。在这一方面,民办高校非常重视,这也是他们吸引生源的根本策略。但民办高校一般不太重视科研,因为科研的投入比较大,而且风险比较大,所以经常被忽视。但他们如果想成为真正有声誉的大学,没有科研实力是不可想象的。进行真正科研,就必须与企业合作,不与企业合作,就不知道真正的科研面向。只有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研究,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才能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依靠,才能建立真正合作的基础。所以,高校办学实力应该由市场来决定,而非由排名来决定。故而,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政府应当放弃对他们的排名要求,应当充分交给市场来选择,让他们在市场上锻炼自己,由市场进行排名。


四、促进高校产教融合的突破点


毫无疑问,促进高校走产教融合模式发展道路的突破点仍然是评估机制改革,必须真的把应用型科研作为评价高校实力的主要方面,唯有如此才能端正高校的办学态度,否则高校会仍然按照排名转。我们知道,绝大多数高校不适于从事理论研究或基础科研,如果不从事基础科研或理论研究,就很难发表学术论文,[23]而按照排行榜的逻辑,他们必然要多从事这些研究才行,[24]而这与他们的办学定位不相符。[25]从他们的办学能力和实力出发,从事应用类科研更能够发挥他们的长处。如果一切按照大学排名转,就是一种舍近求远、扬短避长的不明智之举。应用型高校只有通过从事应用型科研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和实力。如前所言,从事应用型科研不仅可以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从而获得企业回馈,而且能够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供支撑,因为只有充实的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吸引学生,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真正才能,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会促进办学声誉的提升,就会吸引更多的企业进行合作,如此就能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为此,我们必须坚决地克服由大学排名所造成的高校同质化弊端,[26]使高校办学真正朝向适合自己的方向努力,办出真正具有应用型特色的高校。研究型大学也是如此,因为适合于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毕竟是少数,而且大学也必须要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服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根本出路,[27]所以,必须鼓励大批教师从事应用型科研,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避免大家走上恶性竞争的老路。[28]

由此可见,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道路还很长,他们首先需要端正办学态度,不能一开始就把追求办学升格为目的,也不能一心盯着排行榜转。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尽快地取消大学排名的做法,鼓励大学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方向转变,真正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29]正本才能清源。高校只有克服功利主义心态,才能真正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一所高校是否成为一流大学,从根本上是看他的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而非看大学排名的地位。一句话,一流大学是通过社会贡献获得尊重的,而非依靠排行榜排出来的。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与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研究”(18JJD88000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略,最终文稿请以纸质版和知网、集刊网电子版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