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资讯
转型发展定位系统的探索实践
2018-09-27 09:28:00   人浏览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5年10月,国家教育部门、国家发展改革机构和财政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教育系统实施“奋进之笔”的进取之年。2018年1月,教育部门领导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民满意是发展教育的宗旨所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向永远是第一位的、决定性的。办学定位是一所高校办学的最顶层设计,高校要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层次类型定位、服务面向定位、人才类型定位、办学特色定位等,以此为依据,才能使各方面工作围绕要达成的目标有序开展。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得怎么样,首先要看其办学定位是否合理清晰、有根有据,是否能科学引领行动、有效集聚资源和办学各要素,使转型发展落到实处、落到深处。多年来,大庆师范学院领导班子大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高度重视学校的定位及其落实,对定位的理念、定位的方法、定位的管理、定位的特色和定位的评价等进行了系统探索与实践。

提高认识 树立转型发展的定位理念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定位不是一个口号,它需要树立正确的定位理念。理念是先于行动的认识前提。学校为谁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判断自身应有价值,是转型定位背后的理念所决定的。这一理念,具体体现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职能要如何发挥作用。理念中什么重要,我们就会选择做什么。作为转型高校,我校扎根地方,突出应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成为学校所有成员共同理解、普遍认同的理念。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石油石化行业需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培养具有铁人精神特质,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和时代要求。“专业基础扎实”要求就业发展有后劲、继续深造有基础;“实践能力强”要求动手有能力、就业能称职;“铁人精神特质”要求老实做人、勤奋做事、有责任、肯奉献,具有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职业发展观。学校把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总纲”,将满足国家的需要和满足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强调知识与能力培养,更强调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的培养;关注学生近期的就业要求,更关注学生远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引导广大教师、管理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将一切工作统一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上来。

注重方法 以院校研究推动科学定位

转型发展的地方高校,特别要注意运用院校研究的方法进行定位。院校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专业实践领域,强调高校内部人员针对管理问题的自我研究和应用研究。定位是高校管理首先要研究的重大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经验判断和描述层面,而要由学校领导组织开展问题导向的针对性科学研究。院校研究方法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决策研究法、组织分析法等各种通用、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都可以被合理运用到院校研究当中。院校研究对于学校具体情境的聚焦和基于调查研究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是解决“定位模糊”问题的良药。我校将院校研究方法运用于学校管理当中,校领导牵头组织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围绕转型发展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学校根据国家与地方的经济、社会、教育发展战略和政策,行业发展现状和动态趋势,根据自身在区域高等教育格局中所处的地位和比较优势、生源和学生就业情况等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研判、论证,确立了应用型办学定位,制定了战略规划,并通过院校研究进行战略管理跟踪分析。

系统管理 依据定位实现一体化转型

国家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对高等教育结构的整体调整、优化,应用型是转型的总体方向。对于转型高校,要从系统论的视角来考察学校内部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每个要素在学校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成为具有一定组织结构的有机整体,得以实现学校的功能。我校紧紧围绕学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发展定位,注重校级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院级规划的协调统一,注重学科、专业一体化转型,注重教与学教育模式的转型,依据学校的整体定位,引导各层次构成要素的局部定位,力促游离要素回归到转型目标上来。专业定位作为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工作的各内涵要素。为此,学校成立了由校内专家、兄弟高校专家、相关企业(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论证,对专业建设进行指导。特别是针对转型发展中需要改造的传统专业和需要发展的新专业,重点考察专业的目标市场是否清晰,新老专业的区分度如何,学科、课程能否支撑专业需要,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方向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能否紧密结合等。

凸显特色 集聚力量形成自身品牌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必须要解决千校一面、不接地气、重复低效的问题。学校有特色,才有自身难以被取代的价值和持续发展的空间。没有办学特色,就难以凝聚力量形成核心竞争力。学校特色定位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方向,是学校特色的逻辑起点。通过定位,发现、提取、固化特色,并不断丰富,使其逐步在学校内外深入人心,产生品牌效应。学校要立足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发展需要,尊重历史、基于现实、展望未来,创造条件重点建设,努力形成自身特色。我校作为一所大庆油田举办的地方本科高校,在53年的办学实践中培育、强化、凸显了铁人精神育人特色。这一特色是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灵魂,融入到学校党委的办学指导思想中,融入到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建设中,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中,更深深地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引领学校培养了以“最美女教师”“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张丽莉、“见义勇为中国好人”“呐喊哥”李治和荣获黑龙江省第十三届希望工程园丁奖特别奖、志愿扎根乡村教育的教师许磊等为代表的一批批优秀毕业生。2018年5月25日,我校被教育部门批准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研修基地”,这也是我校传承弘扬大庆精神,深化铁人精神育人特色之路的可喜成果。

强化自评 检验定位的实施效果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错综复杂的变革过程,也是一个长期不断深化的过程。定位的内容在办学的各方面充分展开时,学校内部各个要素及其关系是否与定位一致也相应地显现出来了。办学定位得到落实的根本保证是学校自我评估机制的建立健全。我校重视自我评估,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完善质量标准体系,通过强化课堂教学、实习、试卷和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环节常规评估以及院系管理、专业建设等专项评估,检验人才培养的思想观念、实施过程、改革成果是否与定位相符,及时对自我评估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信息反馈,采取质量问责、绩效考核等有效措施在校院两级管理层面推动问题的解决和质量的改进,确保定位既是“抬头看”的方向,也是“回头看”的标尺,监督、修正教育教学行为,确保定位的实施效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新时代的战略任务。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地方高校必须坚守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增强战略定力。大庆师范学院始终不忘初心,牢记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使命,不断明晰办学定位,系统推进定位的落实。2004年升本以来,我校按照“师范办精、应用办特、错位发展、重心下移”的发展思路,逐步推进应用型本科建设。2010年,学校被黑龙江省教育部门确定为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培育单位。2011年,学校通过了国家教育部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办学思路和办学定位得到了充分肯定。2014年,学校积极回应国家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引领,主动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2018年6月,学校迎接国家教育部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评价“学校办学理念和定位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和石油石化行业发展需要,符合本校校情,思路清晰、定位准确”。我校的办学定位一以贯之地引领学校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道路上逐步夯实人才培养基础、优化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结构、集聚校内外各种资源、健全运行机制和保障制度,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办学特色日益彰显。当前,国家全面推进和深入实施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龙江丝路带”牵动引领黑龙江转型发展、产业集聚和外向型产业体系建设,黑龙江省“五大规划”发挥资源生态原发优势、沿边开放地域比较优势、科技创新驱动后发优势支撑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升级,大庆资源型城市转型,油田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在这一系列战略布局中的作用更加凸显,我校将紧紧抓住战略机遇,坚守定位,持续深入推进转型发展,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